“老师,什么时候去游学啊?”

刚来无间光小院的时候,就看到家长和孩子们,对游学津津乐道、心心念念!

原以为:游学——就是边游边学?

后来才知道,我们的游学叫做——无间光社会实践大课堂!

社会实践大课堂,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里包含了人。通过人、事、物交互产生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风情,以人为镜,鉴我们的行为,才是无间光游学的真正目的。

第一次社会实践大课堂

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大课堂是去河南洛阳,当时大大小小几十号人,队伍浩浩荡荡的,但却井然有序。

时间飞逝,用我们一起走过的路、做过的事,记录我们的成长,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一是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需要经常上厕所,司娜老师要求不需要上厕所的人,站在原地等待,这样集合的速度最快。

于是,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了自己要做的事情,就达到了集体快速、有序排队的结果。

二是在小组用餐时,餐桌礼仪非常细致,长者先起筷夹菜,转盘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别人夹菜的时候不转动转盘,只夹自己面前的食物等等。

这些细节,让我对餐桌用餐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明白了何为教养?所谓的教养,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品格等有清晰的认识,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做到不影响他人、不影响环境!

三是在博物馆参观时,大小孩子都能做到安静倾听、不触碰和靠近展柜,讲解人员都对我们赞叹有加。

这些品质都得益于在游学过程中,老师和家长们不厌其烦地反复提醒和协助养成。我们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实践和检验中,修正和塑造自己的行为和品质,最终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

第二次社会实践大课堂

第二次社会实践大课堂是去四川广元。

因为运动能力比较弱,向来谨慎胆小的女儿,在游学过程中,突然突破了许多的局限,比如在爬剑门关的时候,越走越快,越爬越有力量;甚至还在老师和伙伴的鼓励下,尝试了人生第一次的滑索。

这些改变让我惊讶不已,同时也深刻知道环境的重要性,孩子在集体环境里得到了鼓励和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自己也会变得越来越勇敢和确信!

第三次社会实践大课堂

 第三次社会实践大课堂是去南京,吃饭的时候,大部分家庭都带上了自己的碗筷、勺子等餐具,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出门带“五宝”,已经在无间光的大小伙伴中落地生根了。

在酒店住宿的时候,大小伙伴在离开前,主动把自己住过的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和入住的时候差不多,有的家庭甚至把垃圾也帮忙清理了,酒店服务人员给予了我们很高的评价,说:“从来没有看到哪个团队是这样的”。

“所到之处,皆为芬芳”,对待生活的美好行为和品质,在游学过程中,直接被大家结合、借鉴和学习了。以人为镜,正自己,这个正,不仅仅是来指导我们个人的行为,还包括我们的学识,我们的心识怎么样更加地宽大深厚,以此促进自己、影响他人。

我们社会实践课堂作为休息时的奔跑,那分明是一种生长。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孩子成长的环境,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是一名社会公民。我们不仅要在平时的生活里,互相借鉴和学习,还要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里去践行和检验,并在过程中结合、修正、完善、养成和验证我们的认识和行为。

作为孩子的家长和辅导员,要积极引领孩子参与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时刻清晰自己的言行,不怕麻烦、耐心细致地陪同孩子生活和学习。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有教养的环境,培养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是我在社会实践大课堂里最大的感悟!

南京游学后,我们自己编导了《金陵十二钗》,服装道具我们全部是自己搭配,调整,包括头饰也是自己花费最少的成本手工制作的。

那天晚上我们的孩子一直坐在下面观看演出的安静认真的样子,他们晶晶亮的眼神一直在我心里。再后来我们看什么内容的演出,都是安静的,认真的 ,主动地参与互动。

那是一种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互动,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活动应有的社会秩序的样子。它也是我们作为社会人应有的姿态和态度。

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这是无间光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也是我们一直践行的生活态度

博古通今,以人为镜,处处是课堂!


admin

无间光

无间光社区管理员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