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游学,是我们的第11次社会实践大课堂。

最初选择游学地点的次序,我们是按照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时代变迁发展来定的。去每个地方都一定会计划去当地的博物馆。对博物馆的了解和学习起初我是跟着大家一起参观,听导游讲解,而每次听的时候都是兴致满满,并感叹古人的勤劳智慧和创造之心。每次游学回到小院回顾时,我会记得一些历史故事和印象深刻的文物(例如镇馆之宝,个别朝代的重要事件),差不多一两个月后好像就很多都忘记了,大概记得不同朝代的粗略特点和去过的地方景点名称。对这个现象我自己略略想过,总觉得自己记性不好,准备得不够深入和精细。这次山西之行娜娜让我们辅导员自己进行景点讲解,不请导游,结合我们想给孩子落下来的内容准备。才真正的思考和明白了参观和观察一个事物到底该如何去学习,以及和我们的生活结合。

那我以博物馆为例从下面几个内容分享。

博物是什么

我查阅了资料,有以下释意:

(1)通晓众物。

(2)指通晓各种事物的人。

(3)指万物。

(4)旧时对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通过博物,了解古今变迁、历史文物事件背后相应时期的文化和生活,可以让我们对世界对人类的认识更加开阔,去尝试追溯人事物的本源,通晓事物的本质。

为什么要参观博物馆?

博物馆里收藏和保护着我们上千年的历史文物,展示和延续着中华文化文明。

如果想要了解一个地方,最直接的地方就是从博物馆开始。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部发展史。在这里可以学习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地方自古至今的由来和变迁,以及各个时期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发展文明。

从这些历史中的人事物借鉴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修正我们自己的行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建设持续发展中的社会人,有志者甚至可以带来影响去引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前进步伐。

如何参观博物馆?

博物馆展示文物的价值意义如何体现呢?我们在参观时如何学习呢?

首先的第一个就是满足它的功能和作用。其次才是它的设计之精美。

我们如何观看一个文物——

一是自己观看的时候,需要从它整个的器型观察。

器型就像一个人,它的整个外形、它的比例,还有就是它的整个的结构。

就像一个人往这一站,他是否是匀称的、流畅的,看上去他的整个的精气神显出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神态?有一些人他看上去你就会觉得好像有一点不够明朗,不够大气,不够端庄。

所以看器型,到底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呢?包括我们观看一个瓶子,它的瓶子瓶口、瓶身、瓶座,它的底座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是看器型里面包含的色彩。色彩如何分布和它的明暗浓厚处理、色彩里包含的事物关系等。

三是上面的纹路,这些纹路是如何运动的。

我们讲美术的艺术之美时,先讲到的就是它的形,所有的形状都是通过点线面纹表现出来的。所以一个器物纹路到底美在哪里呢?可以通过它一个纹路的变化仔细的去观察,然后通过观察自己来总结。

例如你可能会看到对称,从这里面会看到什么?重复的规律性之美。

那它是如何进行的呢?

我们观看的时候学会慢慢去总结。它一定是有一些标准在里面的,而这个标准不是指固定的标准,我们说的不是一个美的东西,而是美的一种形态,它的一个秩序。它的这个秩序之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我们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上去学习。

以上是娜娜老师在参观博物馆前的途中讲给我们大小伙伴的内容。

如何和我们自己结合?

我们游学总结知识竞赛时,提问孩子们如何观察一个佛像?

孩子说:外形(含服饰发饰)、颜色、纹路、身边的小佛。提出通过身边的小佛,也就是通过佛像与它周边雕刻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来观察。这也是孩子们学习后与自己结合,孩子开始有了自己主动认识思考的能力。

我们以后出行不管是到室内场馆、室外场馆、公共任何设施,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上观察它运动的形状。这个形状,指它整个的一个大的形,它的一个秩序表现在哪里?它的这些表现是如何进行的?

例如我们在出行道路上的时候,它的交通标志,还有线路上的一些线条。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些道路它看起来是美观的、是通畅的、是有序的。而有一些就会觉得它是杂乱的,是无序的。

那从我们生活任意之处都可以找到它的一些秩序之美,总结出它美在哪里。

我们在自己生活以及引导孩子进行学习观察、写作画画、布置空间、互动交往等,都可以从整体的形、色、流动的秩序美来观察和创造。

我想,世间事物看似不同,实则皆有相似的道理。

我们如何通过观察和学习找到其背后的本质关联,找到相通性,照亮自己心中的世界,孜孜不倦地一步一个脚印实践并加以印证,我们都会成为那一道光,走向永恒的光明之路,走向真正的自己,不枉此生之到来。

我们以博物之心境,

践行生活之真谛,

通晓事物之本质!

【撰稿人:燕锁爱】


admin

无间光

无间光社区管理员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