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吃饭每个人都会。婴儿从一出生饿了就会自主找吃的,那还需要学习吗?
是的,吃饭里面是有学问的。
民以食为天,而食有进食之礼——所谓“进食之礼”,指一个人在吃饭时,所需要体现的礼节,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饮食活动本身,由于参与者是独立的个人,所以表现出较多的个体特征,各个人都可能有自己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习惯。饮食活动又表现出很强的群体意识,它往往是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在家庭内,或在某一社会团体内,所以每一个人还得遵从当时环境和文化的餐桌礼仪,使各个个体人的行为都纳入到社会人之中。
中国饮食文化中蕴含着我们传统民俗文化的各种礼节,在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祭神敬祖中,都是礼。礼指一种秩序和规范。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处处体现着“礼”。

就我自己而言,进入无间光之前对用餐之礼仪没有太多意识,吃饭时经常会跷二郎腿身体歪着。小时候我总是家里吃的最慢的一个,每次餐食都会剩饭,不喜欢吃的食物自己不吃会留给家里人等,我对这些具体细节如何做,意味什么,自己当时是懵懂无知的。
2018年9月份我带孩子进入无间光生活和学习,是当时最早的营员。司娜老师花了两天时间,从生活的各个细节着手,包括用餐的每一步带领和教孩子如何文明有礼用餐进食,如何高效环保清洁整理碗筷以及公共环境,印象特别深刻的例如在洗筷子时开小水流,筷子竖直尖朝上,水流适当既不溅到台面及台面四周,又能把筷子细微之处清洗干净,而且最环保节约用水,不用花后面时间再去清理台面地面溅出来的水的工作。
《无间光文明公约》里写了很多这样生活的细节,如何坐、扶碗、打饭加饭夹菜、进食中的伙伴交流互动;怎样洗碗擦碗整理清洁、在集体里排队等待;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互相提醒协助等细节都是学习的内容。很多伙伴一开始入营觉得做起来很麻烦琐碎,随着后来每一餐按照这些细则和秩序践行下来,才逐渐清晰用餐和进食礼节的重要性,以及对一个人的影响在哪里。
现在我意识到从一餐一食中这些细小之处,可以学习如何高效环保且清晰有序工作,还体现出了一个人对环境的有意识作为和自己身体精细管理把控的能力,以及和他人相处的礼仪、包容度等都会淋漓尽致的展现。
那在无间光小院我们教孩子在用餐进食中具体学习什么呢?
- 进入餐厅不跑动,缓慢行走
目的——避免摔倒碰撞,发生不安全;用餐顺畅进行。
- 打饭和洗碗清洁时保持先后有序排队,不插队,不大声交流打扰伙伴
目的——大家一起公平公正,互相尊重,有序活动。
- 打饭保持饭菜食物均衡,不挑食,每种菜都吃,先打少一些,还需食用再盛,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吃够后离开座位,离开座位意味着用餐结束。
目的——身体营养均衡,清晰自己需要,合适的饮食量和度,适应任何环境的能力及用餐秩序。
- 较小朋友对食物的分配听从辅导员安排,可以礼貌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建议,不争不抢
目的——尊重环境,文明大方表达自己,有耐心获得自己所需。
- 身姿端正,手扶着碗吃饭,不倚靠桌椅。保持衣服身体和桌面干净整洁。
目的——仪容仪表端正大方,管理好自己身体,整洁从容文明用餐。
- 餐厅就餐只吃自己碗里和靠近自己那侧的食物,不在公共餐盒里乱拨动食物,不取别人碗里的食物,其他人正在夹菜时,不转动拉动餐盘。
目的——互相尊重谦让、有礼有序用餐。
- 用餐时细嚼慢咽,嘴巴里有食物时,不张口说话。
目的——享受食物之味,专注安心用餐,文明礼貌待己待人。
- 吃完碗里食物保持桌面、饭碗盘、座位和地板干净,使用手帕擦嘴巴擦手(或去卫生间清洗)。饭后清洗整理自己的餐具。
目的——爱惜食物、保持环境干净美好、做事细致完整有始有终。
- 利用集体环境,提醒孩子文明用餐,不急于进食;和孩子交流促进日常的言行和关系的凝聚。引导孩子用协助的方式互相提醒。
目的——集体里面促进孩子习惯的养成和对自己身体所需的有意识管理;放松的环境里促进孩子日常需要调整的言行;养成孩子间友爱包容品质。
- 需要处理个人事务向辅导员说明后到餐厅外处理,完成后再继续用餐。
目的——引导孩子学会用合适的方式处理自己的个人紧急事务,不打扰集体环境。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用餐看似很平常,却是我们的基本必需日常,占据了我们生活中很多时间,也确是很享受和很美好的活动。
刚到小院的孩子们用餐时会出现很多现象,例如:有部分孩子一开始用餐时,坐在板凳上扭来扭去,东张西望,吃着饭不注意会从凳子上掉下来;有的没有扶着、吃饭太急,一口没吃完就着急夹下一口饭菜,饭菜不仅容易撒到桌子地上,弄脏衣服,而且大块大块就到肚子里了,饱腹感不明显容易吃多,时间长了身体会运化慢消化不好和生病,还有吃饭着急只顾自己时,一不满足自己心意还会发脾气哭闹摔打,影响自己且打扰伙伴和整个环境;有的孩子挑食严重,身体营养失衡口干痰多,出去游玩活动到外面很难适应;有的孩子排队时太着急容易碰到伙伴引起身体界限不清晰,打扰到他人引发冲突。。。。。。。
所以我们的每日用餐细节就非常重要,辅导员在每一餐孩子们吃饭的时候都会提醒和鼓励孩子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去表达自己,如何去互动。
用餐整个活动细节中:
1、我们的孩子学习如何在集体里有序、有始有终完整地做事情;
2、清晰自己身体真正所需,有意识认识管理自己的身体;
3、培养和伙伴间互相尊重、协作友爱、耐心包容的品质;
4、遵守公共环境秩序,建立适应去往任何环境的能力。
这么做的意义在哪里?每一个人从出生就是一个社会人。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有意识的在生活的细节里学习认识自己和管理自己,学会在集体里文明有礼、有序从容地对待和享受生活,并去真正体验生命的互动和美好,成为一个在任何环境任意位置都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和促进环境的人,热爱生活,健康文明的社会人。
【撰稿人:燕锁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