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NaNa经常提到的一句话。

每次听到这句话,心里都会有片刻的停顿,这是多么底气十足的话,如果能做到,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了。

在无间光的孩子们身上,初见端倪。

昨天是小院假期前的最后一天上学日。

快要放学时,YY在黑板上为自己画了整版的生日板报。

看到的第一眼是感动,谁能想到2年前这个孩子刚来无间光时言辞不清晰,无法书写,也几乎不会画画。

快2年的时间:生活里,每天坚持运动,坚持晨练;说话前请他先称呼对方并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表达时放慢速度,一遍遍带他练习把字词说清楚;用餐时,学会等待,每一种食物都均衡取用,每一口食物都细细咀嚼…..

学习中,体育课上跑步、踢足球、打篮球、爬行、沙包游戏,从开始需要提醒带领,到现在可以自己控球,并且带球跑步;课堂上带他参与互动,从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到后来可以整句说,到可以自己部分回复了;每天晚间坚持打卡诗歌,开始很不容易,孩子坐不住,字词也读得比较模糊,过程中双方都很容易起情绪,完整读完一首诗歌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极大的考验成人的耐心……

这时对家长和孩子适当的鼓励非常奏效,从发现的每个闪光点去表扬到位,那个光点便能照亮继续努力的路。

经历了整个过程,孩子慢慢开始练习书写,开始学习数学,开始画出更多有趣的画,开始自主表达、背诵诗歌,开始建立起“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能力。

最近看到EE和XX诗歌打卡特别开心,他们能独立背诵完整诗歌了。从一开始字音读不准,完整的跟读一句都非常困难,经过两个学期的练习,可以大方面对镜头,用比较流畅的言语诵读,用每天的努力“为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能力”添砖加瓦。

第一次见YT时,XX问:“为什么她老是躺在地上?”

第一次和妈妈聊天,妈妈对孩子的行为束手无策。

第一次去协助YT,花了很长时间并不奏效。

第二次和她一起游学时,全程跟随行进,几乎不再躺地。

妈妈面对孩子的行为时,可以有界限有条理的提醒,处理不了时马上有辅导员协助。

这次YT再出现不合适行为时,可以通过言语提醒或者短时的有效行动后做到。

两次游学期间发生了什么?

每次YT有不合适的行为时,周围的人会一次次告诉她合适的行为,并且会带领她去做。

从学校到家里,大家都尽量保持一样的界限,并且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式基本相同。

日积月累,新的良好的行为方式逐渐取代了旧习惯,孩子对于自己和环境的关系有了不同的认识,孩子也渐渐有了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向“自己想要的生活”迈进。

在这些孩子身上,都经历过一个时期——做了努力并不能马上看到很大的结果(其实那个时期是转换期,可能只是效果并未以我们想看到的方式呈现)。

这个时期有些煎熬,但只要我们确信——确信正确行为的有效性,确信同行伙伴目的的一致性,确信每个个体自然的向光性。

正确的行为多做,把它变成日常的生活方式。

对的多了,错的自然就少了。

通过努力每个人终将收获“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能力。

无间光,每个人都在朝向这个目地。

【撰稿:苏丹】


admin

无间光

无间光社区管理员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