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偶然听说过希拉里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心想着好厉害啊,甚至会轻狂的也想要一试。
但最终发现,一心二用也许真的有人能做到,但绝不是大多数。

娜娜讲过一个故事。
有人问高僧,得道之前在干什么?答曰:砍柴、吃饭、睡觉。问:得道之后呢?答曰:砍柴、吃饭、睡觉。问:之前前和之后有什么区别呢?答:得道前,砍柴时想着吃饭,吃饭时想着睡觉,睡觉时想着砍柴,得道后,砍柴时砍柴,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
初听时只是跟着轻笑。
过后反思发现,做一件事情时只做这件事情其实非常困难,而一旦你能做到,你将掌握时间的密码,成倍高速的完成当前的事情。
更厉害的是,你将管理自己的意识,让自己真正为自己所用。
在小院能经常听到一句话“一件事情做完再做下一件事”。
初闻极普通的话,却是极难做到的。
上着课,玩玩手指、说说小话、随意发言、看看外面的风景,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个人行为,会耽误自己的学习还会影响到他人,继而打扰课堂,所以会有孩子被要求站起来听课。
在日复一日的提醒和协助中,孩子们慢慢习得了其中的奥秘——如何帮助自己专注。
先是YD提出,如果打扰课堂就下课跑圈。
而后用餐时TT和KQ也向老师提出,如果上课说小话自觉去跑圈。
自我的约束力,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上课秩序,增进了孩子的参与热情。尤其重要的是孩子在做到后生发出的自我确信度,从孩子们挺拔的身姿便可窥见。
上周在商丘游学时,孩子们出现了一些不恰当行为,按约定需要用跑步提醒自己,过程中有孩子故意拖延,娜娜当场给出截止时间,并且提醒到时间未做完,她也会一直陪伴直至按要求全部完成,若因此错过了午餐时间,她仍将和他们一起。
坚持做好当前的事情,才有机会做下一件事。
无法专注,小朋友如此,成人可能更甚。
做着事也不忘闲聊;打着电话眼睛早转了八百遍;做着手头的事情,心里却在想着另外一件事,总是很忙,一天下来又好像啥也没做.
故——险躁则不能治性;
这其实也关乎生活中的界限,我们是否清晰目前正在做的事情的全部细节,是否可以摒弃其他任何人事物的干扰,是否能将事情以一贯之。
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练习——发现自己的思绪乱飞时,提醒自己直接回来,如果言语无效时可以辅以一些肢体行动。
专注绝不是指你保持的姿势或者你的表情或是其它表象,而是你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目前的事情中,不起任何杂念,这是一种了不得的能力,要求我们做一个纯粹的人。
【撰稿人:苏丹】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