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坦荡荡,是说君子按照天地的规律要求自己,为人不为事扰,面无惧色依度而行,因此行事坦荡。

那如何能依度而行,坦荡做人?我想这里的“度”是指无论发生任何都能坚守原则清晰目的,用正确的方式行事促就环境。
那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做呢?以下内容来自小院里娜娜老师一次茶话会的事件分享。希望能通过这几个实际的发生启发我们——和身边的环境互动时能直接做对促进彼此。
01
直接做正确
事件1:孩子说不想上学,可以吗?
那一定不可以。我们遇到问题可以一起解决问题,不是不上学。
这几年接触到真实的不去上学的例子:有的是觉得困难不想写作业;有的是觉得累不想参与学校的运动;有的是和老师或同学交往不顺畅;有的是身体有一点不舒服想在家里休息……
家长一开始答应了孩子的诉求,请假不上学,后来孩子一遇到问题就选择不上学,实际上选择的是逃避的方式,孩子的困难并没有真正解决。
事件2:和孩子约定好了使用手机的界限。有一天,孩子没有做学习和生活的事情,随意说要玩手机游戏,只玩一小会,可以吗?
不可以。
有个孩子一开始就是这样,家长觉得玩一会没什么。后来做作业也不好好做,不交作业。老师问作业在哪里?孩子编了很多找不到作业的理由。后来老师再问作业找不到,怎么办?孩子说:大不了再买个本子去做。大不了什么……
孩子以各种撒谎方式来掩饰自己没写作业的事实。
所以这不是玩一会手机的事情,当界限模糊,妥协一次两次,接下来孩子在生活里各个方面都会不坚持原则,无所谓,继而用撒谎的方式编造事实。
当小孩子不明白时,家长伙伴在孩子小的时候,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一定要明确界限,直接做对。一旦说了,就贯穿到底,不要因为一个原因特殊情况改原则。
如果一个人遇到困难不解决困难,选择改路线的方式,那第二次遇到困难还是会改路线。不去积极面对而是逃避现实。
所以一开始就要坚持做对。出个小错很容易,但是小错多了,就会占用你很多时间和精力,时间长了,就不容易做对。
02
不错上加错
事件3:一次课间玩耍时,CC 想和 KQ 互动, 直接未经允许去动 KQ 的书包。CC 的方式对吗?
不对。
大家都知道 CC 喜欢用挑逗的方式交往。那CC 不合适的方式,KQ 反之直接扔 CC 的书包,对吗?
不对。是错上加错。明知道不合适的方式,就不要再用错上加错的方式。
真正的方式,是提醒伙伴用正确的方式,这是力量。别人做错了,你就跟着错了,那是不是上当了?对一个人最大的“惩罚”就是让他一直错下去。
那可以怎么做呢?
先提醒身边的伙伴停下错误的方式。更厉害的是不但提醒对方停下错误的方式,还能协助对方使用正确的方式。这才是真正的力量。
在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做错的是自己。
就比如这里 CC 也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和他人交往,想好好的,也要提醒自己。
03
信任自己和伙伴
同样我们在一个团队里也要学会辅助自己的伙伴用正确的方式,不是站在旁边看笑话,不是置之不理。
我们有责任用朋友的方式对待伙伴,这是信任。
别人做错了,没必要模仿他错下去,错上加错。所以一定让自己做对,这是自己的力量。
而一个人不是自己用嘴巴说做对了,是用自己的行为赢得别人的尊重。
还是要做正确的事情。为了虚荣心不做正确,丢的不是自己的时间,丢的是自己的行为。最终失去的是信任,自己对自己的不确信,在他人那里最终也成为一个不诚信的人。
做对不容易,改错更难。一开始要直接做对,坚持原则,才能不偏离,持续稳定。
愿我们每个人在走向自己之路上,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用正确的方式做事,朝着心之所向坦荡作为,傲然于天地之间!
【整理者:燕锁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