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节选)

张文亮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 “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真奇怪,

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 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

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现代的生活像是一辆快速行驶的列车,每个人都在急着赶往下一个目的地,什么都求快,说话要快、走路要快、连吃饭也须快,似乎稍慢一些就会被生活的列车抛下。

在这些急匆匆的日子里,我们有时好像忘记了生活的意义。

而孩子的出现,一下子让我们的生活慢了下来,这个小小人儿看似什么都不会,却带着我们回到了生活。

说话慢,孩子才能听清;走路慢,孩子才能跟上;吃饭慢,孩子才能模仿。

在陪同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重新审视自己。

在小院,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在等待中建立规则,在等待中明白生活的真义。

上午读书分享会,课间休息时,提醒YT去洗手吃茶歇,一到走廊,她就准备跑起来了,提醒走廊要慢慢走。不听,用手拍人。请她停下,还是不听。告诉她,对于拍人的行为,她需要去跑十圈,以帮助自己用正确的方式表达。一听,就趴在地上,我蹲在旁边陪着她说,“起来吧,我们现在去做完事情,还来得及吃茶歇。”一听,起来跪着往前走,“站起来吧。”“不行。”“有脚不用脚走,跪着走。那今天就要保持这个姿势,一直跪着走啦。”想了想站起来,再提醒她去跑圈。开始躺在地上哭闹,挥动手脚,帮助她停下来,告诉她停不下来时需要用跑圈帮忙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完成后才可以做下一件事情。看着我不说话,我看她平静些了,提醒她先去喝点水,然后再跑圈。

帮助孩子清晰目的,等待她慢慢明白用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意义。

喝完水,顺利跑完了圈,参加后面的活动也很顺利。

家长分享

今天早上在家里,我提议ZT写封信,她不愿意,默默地生气不肯说话,我没有强迫她,后来带她去了曹村赶集。

在路上,我们一起聊天,慢慢把话题说开了,聊起早上她生气不愿意写信的原因,告诉她,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要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要说出来。

ZT突然说“无论生活怎样,我用微笑的方式回敬自己。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不急于一时,而始终用温和的方式提点孩子,她们总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对自己好。

等待中慢下来的日子,多了诗心与惬意,少了烦闷与焦急。

我们的日子就是在等待中变成了想要的模样。

种子在等待中破土,长出新芽。

枝叶在等待中花开,引蜂蝶蹁跹。

小朋友在等待中长大,变得独立而强大。

大人们在等待契机中,用理想丰满生活。

老人们在等待“随心所欲”中,从“无”中生出“有”。

孩子在等待成人的通情达理中,彼此陪同长大。

等待,让生活是生活

【撰稿:苏丹】


admin

无间光

无间光社区管理员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