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理解里,父母的陪伴就是一直在身边,事无巨细地关爱和照顾。
在无间光,人们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了陪伴。
妈妈说,YD成长最快的时候是妈妈(做志愿者)需要更多陪伴MY那段时间,孩子学习速度快还自律。
我也发现MF最安稳积极的进步,也是我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
RD进步最快的时间,是在妈妈全面投入到小院的志愿者工作后,妈妈忙到有时中午都回不了房间,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来处理,孩子会有意识的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并且准时上课,之前妈妈担心孩子会忘记时间这个事情,并没有发生。

3月30日小院举行了“世界孤独症日”的线下画展,提前两天才确定了布展的具体的方式,大家发现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这时,小院的家长们主动承担起来,每个人都加入进来,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有写字绘图功底的,开始写各种板报;手工不错的,去做各种裁剪贴裱的工作……
生病了,坚持做事;累到腰疼了,换个姿势再继续;午间本来要去安顿孩子,也放手让孩子们自我管理……
时间紧迫,那一刻干完手中的活成了最重要的事。
那几天,整个小院都充满着即紧张愉悦又信任的氛围。
小小的紧张来自时间;愉悦来自共同为一件事情而努力时,我是其中一员;信任来自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做好。
孩子们呢,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忙于布展时,他们上课更加认真,那几天情绪安稳,整个状态积极向上。
经历过这样一段历程,看展后,CC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他更愿意为自己努力,在上课时会尽量跟上课堂内容,并且去管理好自己的行为。
当我们携手工作时,孩子学会了合作。
当我们不惧困难时,孩子学会了坚持。
当我们容许所有的发生,孩子学会了宽容。
当我们做的事情不只是为自己时,孩子的世界被扩大
……
当我们为更多人的幸福而创造,为更大环境的美好而努力,我们的孩子会为我们骄傲。
什么是真正的陪伴,什么样的陪伴能让孩子成为自己?
值得我们深思。
【撰稿人:苏丹】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