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事件,我们每个人多少都会受到事件的影响。一念之间,我们如何让这种影响最终导向我们自己真正的目的呢?当别人说话时,我们能真正听到他们吗?当我们在表达时,跟我们的目的完全一致吗?
当孩子提出他们的疑问时,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记得曾经有一个孩子来告诉我:YY早上没有按时出南木门,不能算打卡。我问:“你提醒她了吗?”XR说:“提醒了,但她还是迟了一会。”我问:“那有没有尝试告诉她如何才能做到呢?”他回复:“没有。”我问:“那你是如何做到的呢?”他说:“我每次都会看好时间,在打卡时间前出到南木门。”我说:“厉害,那你能不能像提醒自己一样,去提醒伙伴呢?“他想了想说:“我可以试一下。”我说:“很不错,你看我们想要的就是大家都能按时晨练打卡,那如何能真正地帮助到其他人呢?”他笑了笑。
当孩子哭闹时,他们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RH刚来小院时,不想在教室待着,当要求他必须在教室和其他人一样上课时,他就会大喊:“无间光不见了,课室死掉了,我再也不来无间光了。”提醒他直接表达自己想法,他想了想说:“我想出去,我不要上课。”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出去,他回答:“下课以后。”问他现在在上什么课?他说:“不知道。”老师们会告诉他是哪位老师在上什么课,并且告诉他正在讲的内容是什么,慢慢的当他可以了在其中找到感兴趣的内容时,他便能安稳下来好好的参与课堂了。
我们是不是说每一句话,做每一件事都清晰自己的目的呢?
有一位家长说有个事情和我聊一下,她问我:“在无间光因为整个环境非常公平公正,孩子们可以提醒任何人的不当行为。但如果在外面还这样会不会受到其他人的排斥?”我问她:“那是觉得孩子不该对别人的行为提醒还是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提醒?”她说:“合适的方式。”我说:“其实孩子们在无间光学习的内容里就包括了所做事情要与环境相符,孩子们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做事情,不成为意气用事的人。”
当我们有情绪时,我们还记得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什么吗?
排队准备出发去游学时,YX和妈妈起了冲突,妈妈喊:“你𤭢啊,把它𤭢了。”只见YX手里拿着自己的玉手镯,一边说:“我就𤭢,我就𤭢。”我说:“YX先停下来,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YX说:“谁让她叫我𤭢,她说了我就要这样做” 。“明知道这样是错的,我们还要按错误的方式来进行下去吗?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她把手镯戴回了手腕上,虽然仍有些愤愤不平的样子。
娜娜说:不要把任何观点据为己有。当我们想表述自己的观点,当我们听到其他人的观点时,如何做到客观公正呢?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呢?主动为自己而努力的机会不容错失,成就自己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撰稿人:苏丹】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