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接着上篇的态度往下进行,可昨天晚上在清华校园里散步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就先把它写上来吧。

话说昨天夜幕开始笼罩在大地上,我们正溜达到“荒岛”边上的芍药园附近,听到一成年男生局促的声音“你慢点,慢一些….” 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走远,迎面一骑车的老爷爷,车把几乎原地扭了2下,人车还是倒了下去,幸亏没有车行速度。我上去扶起老人家的同时,眼睛也秒到了对面逆行自行车上的小男生。那个局促地声音是孩子的爸爸,也从后面赶了上来,一脸着急地不知该如何给老人说,连着两个对不起就顺出了口。在我把老人家的车子拉起的同时说了句“孩子就是慌乱,不知道咋办了”,老爷爷的表情松开了一些,没有言语,只是拍了拍裤子上的土。我把车子放正又抬脸对着屁股还在车座上,一条腿支在地上,车把往一侧歪的弧度很大,年龄大约11岁的男孩子,看着他略带着慌张又有些无所谓的小表情说:“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要突然间变道,这样会让对方更加不知道怎样应对你的反应,就容易。。。。”爸爸立即反应:“对,对,阿姨说的对,你不应突然间变道,而应紧急刹车。”

小区里,我们会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颤悠着在小区里玩,大多数是看护的人跟在后面,小区里的车速有限制是有道理的,社区里会有老人孩子,他们的速度和反应相对的来说会不那么随心。尤其是2岁多会跑的小朋友前边跑着,后面的妈妈或者其他人看护人就会大叫:“慢一些,别跑的太快”,你叫的越起劲儿,小朋友跑的越欢实,咯咯地笑着乍着手跑。孩子前方有车来时,家长的声音就吓得变调地大叫着追孩子”有车,别跑!“孩子在那一刻多数慌乱,尤其是小孩子,即使这个11岁的大孩子,还有我们生活中大多数成人在碰到和迎面上来的人或者车子,我们大脑当时大多数都是空白的。为何呢,是因为慌乱,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没有具体的指令和信息出来。我们也看到过在路上,两个相迎面的人相互闪让了好几次才没有迎头撞满怀,并且都是还是发生在有意识地时间。大脑处理信息时都是有路径和规律的,并且同样的事情再一次的发生,依然会是那个样子,除非你在真正的发生时这一次你及时的做了新的反应和变化,那大脑就会有新的信息”路径“更新并储存下来。

非常小的小朋友过马路时碰到有来往车辆,我们距离又没有那个时间来的快时要喊出的是 “停下,先站在原地”,最不利于的反应就是我们站在那里“啊,呀“地大叫。”别小看这个“停”字,这个“停”字的用处可多了,尤其是这种意外的情况下,这种发生(所有的关系都是两方)只要其中的一方暂停,事件的速度自然就缓和下来了,另一方就有时间或者周边的环境自然的就会根据现在的状态作出反应来,而这个反应还是稳定后的反应,是有意识的反应,而不像上述中碰到一起时他们的反应是飘忽不定的,是双方同时不合拍的反应。至少会减少一些因为慌乱的无意识的应急反应而造成的问题和麻烦。这句话在陌生的环境里和大人走散了时也适用,他只要站在原位置等着,即使短时间里我们没有回去,他长时间的站在同一位置也会引起周围环境的注意和关注得到照顾,而不是慌乱之中和大人越走越散。

生活中这个”停“字可不只是上述这种情况下有用,可用的情况是相当的多和有效,无论何时我们和别人发生冲突时,我们自己暂时的不知道怎样缓和和怎么办时,先停下自己当时的言语,动作,甚至微表情时,看看会有什么变化在这个正在突发的冲突里,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应在里面,你暂停那一下,你就会真的听到对方的话语和要表达的意涵,那目地是一致的,剩下的就是实质解决双方的问题了。这么显著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双方冲突极剧时,我们都会为自己的观点在力争,那既然是“力争”,自然的两派化就更加加剧,两方之间的距离就越远。本来关系想要持续长久稳定,应该是“一”的关系。一又系着参与的每一个人。我们都听不到,看不见对方彼此的实质目的和意涵,何来稳定和长久,一定是个虚空的,没有根基的。一旦其中一方暂时停下自己的行为,就可以看到对方,同时又彼此为环境刺激,对方的语速,语调,行为等都会在同时,速度上无意识地缓和下来,安稳下来我们也就真的回到了事件里,而不是聚焦在冲突上。我们在交往里的反应都是有意识地,清晰的,和周围环境一致的步调,自然就和谐完美咯。

即使在生活中,只是自己和自己诸多关系,这个“停”也好用的紧,我就在同一个时间里遇到三个地方需要我出现,别人问我你着急不?“急啥,那天我出现在哪我就在那”。这是我的原话,我也正是这样做的。这三个地方的事情都很重要,孰重孰轻,在我知道时间冲突的时候我并没有让这个冲突继续,当时我直接就用前面的这句话在我这里叫停了,谁知道那天我会出现在哪,那天在哪就是哪里咯。不确定时,周围的环境(人,事,物)还在继续,走着走着答案就自己出来了,也或许就是我叫停那一下,一切都不同了,anyway至少我这里蓝天白云清澈如洗。

生活中最不怕的就是事情了,原本就是一件事情连着一件事情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目地和方向清晰明确一致,那就只是见山翻山,见水涉水了。

成同学6岁入学前的暑假里,我们带他去夜爬山西五台山,我们是野路上去的,从凌晨三点半开始,在东台看了日出后又翻了4座山,一直没有休息地走到上午10点半,在漫山遍野的山花里,偶尔会看到挖草药的人和一些马群羊群之外,只有我们三个,在成同学累了的时候我叫住了他”儿子,先停一下,转身看看你走过的路。“我们一起站在蜿蜒的山脊处吹着清凉的晨风,三个人的眼睛都是亮亮的,我又认真的看着儿子说:”儿子,在你累的时候,停下来转身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用来奖励一下自己!”这句话在一次爬山中又送回了我,那次是儿子叫住了我,同我并肩转身看。

(此图就是09年爬五台山时)

我一直被成同学叫做”嘚瑟女王“是的,语录还很多,这句”真正的厉害,不是你一直可以奔跑停不下来,而是跑着的时候还可以随时停下来”用来和好几个孩子说过,当然都是在生活的环境里说出的,现在这几个孩子都是很不错的孩子,成同学肯定在这句话里面了,在他很小的时候这句话就给他了。就是他再喜欢在喜欢的游戏里,他也会到说好的时间就停下来,小学6年的时间里,就是在周末我们看着电视,到点不需要提醒就回自己的房间里准备睡觉事宜,我们还是继续我们的娱乐,一直到现在,他加班工作时我和青打我们的牌,看我们的电影,互不干扰,各干各的。看着好像就一个“停”字,但它带给孩子的力量可不是一个面相上能说的尽的。

这句话也用在另外一个有些伙伴知道的小朋友身上,这句话的力量也逐步显现,好像还是鼎同学10岁之前,那晚上我和鼎鼎一起玩游戏,看得他很激动也很兴奋,已经过了平时睡觉的时间,可还有一个游戏他还是想知道,在妈妈提醒了之后他还是期盼着想把这个游戏看完再睡,就在这个时候我就告诉了他这段话,并且在这段话上又加了一些:“鼎鼎,司娜老师告诉你啊,真正的厉害,不是一直跑下去停不下来,而是想停时就可以收的住脚,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收放自如那才是真厉害!我们也要学会等待,明早起来后呢我们再把那个游戏完成。“第二天我还送他去了学校,这个孩子在今年的寒假里每天好多个小时的滑雪,自己的作业也没耽搁着,暑假攀岩休息时还在练习小提琴曲,最关键是这都出自他本人喜好无需提醒,反而是鼎妈偶尔会因为心疼他,想让他暂缓一下作业,可抑制不住的热情哪是其它人挡得住的。

是啊,一直奔跑固然不错,一定是在你清晰的知道这是自己想要的,没有偏离,意识到偏离时还能回得来,更厉害的就是在奔跑着也可以收放自如,随时可变换速度,且速度随心!

爱在课堂上说的一句话”我一直骄傲的不是我从不生气或者音调高,而是生气时随时可以停下来,立即可以哈哈笑,是真的笑哦”。

小路长长长

小路长长长

小路前面是马路

马路过去是小路

。。。。。

(以上是成同学四岁的随口小诗)

(15年72道弯)

孩子

世上原本没有路

你脚踏过的地方

在你身后自然就成了路

它崎岖蜿蜒

高低起伏里踏出的曲调无限

它荆棘满布

凹凸坑洼里踩出生机蕴涵

你可攀登过高峰

峰越高

眼睛越远

心也就越大

你可在黑夜里看过天上的银河星空

天越空

地越静

星星就越多越闪亮

万物就越清楚

天地相接

你就越大

 


admin

无间光

无间光社区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