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社会性发展到哪里

我们的学习内容也要同步跟上

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Sina

作为社会人,我们时刻要和社会链接,了解每日新闻,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煜登新闻播报录音,无间光小院,2分钟

在小院,每天早餐前,安排了新闻播报环节,旨在让孩子们关注时事,锻炼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当众表达能力。

还记得有一天国际扫盲日,娜娜播报了这样一则新闻:

根据联合国重新定义新世纪文盲的标准,将文盲分为三类:

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

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常用图表)的人;

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文盲”。

21世纪互联网和大数据叠加的时代,”新型文盲”不断出现,有以下特征:

其一,能认识字,不会写字;

其二,数字时代的新知识文盲;

其三,沉湎于“电子鸦片”,对传统的文化知识一无所知;

其四,不思进取,文化再造功能消失;

其五,与社会脱节的功能性文盲。

自然,这五种“文盲”都有一个共有的土壤,就是“手机”。

听完后,才知道原来文盲的定义这么广泛。不管是孩子们,还是成人,稍有不慎,就会成为文盲。这则新闻提醒我们,摆脱“文盲”,不仅要保持跟社会的链接,还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保持学习的节奏,不能过度依赖电子产品。

                                           (2024年11月20日新闻播报内容)

进行新闻播报,需要准备什么?

我们的播报对象有孩子,也有成人。要根据对象。和孩子一起确定播报内容。最近或者当天新闻里,哪些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哪些和我们的关系密切?

选定了内容,要怎么讲述?

首先,要按照我们了解事物的顺序,把信息讲解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再进行拓展,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结合。播报环境相关的内容,联系日常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保护环境?

接着,熟悉内容,以保证在大家面前顺利完整表达。

有不认识的字,不熟悉的名词,个别字的发言不清晰,就可以多练习。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家长伙伴们的支持和协助,让孩子们做好充分准备。

随着一轮轮播报进行,也能看到孩子们的进步。

播报新闻,孩子们有什么变化?

JJ单独回应别人或者跟别人问候会有困难。他很喜欢火箭和飞机,妈妈协助他准备了航天飞船的发射新闻,也科普了宇宙飞船的功能和特点,播报的时候,老师提醒他尽力张开嘴巴,发出声音,他努力尝试,最终做到了在公开场所播报。

MM第一次播放,在妈妈协助下确定了播报的内容。到了第二轮,她就尝试自己查阅了资料,归纳总结,确定了内容。等大家都落座后,她大方独立分享。她学会了收集整理信息,自信表达。

CC很多字不认识,个别字发音不清晰,最近这次播报,妈妈协助他提前一周选定了内容,每天晚上朗读几遍,慢慢熟悉内容。正式播报那天,他跟着妈妈一起,顺利完成朗读。他也认识了很多字。通过努力,他可以跟大家一样,在公众场所表达,他很开心,自己成为了大孩子。

YY说话吐字不清晰,说话语速过快,没有办法自主表达。妈妈选好的内容,打印出来,每天带着她练习。正式播报时,妈妈说一句,她跟随说一句,吐字比之前更清晰更慢。她学会了放慢语速,清晰表达。

ZY最开始还需要妈妈协助,才可以完成播报。渐渐地,她觉得自己已长大,想要尝试独立播报。妈妈陪她选定好内容后,只提醒她多练习多读,她练习了很多次。正式播报时,她自己独立大方表达。她做到了自如表达,对自己更加确信,她忍不住夸赞自己真棒,大家也为她喝彩。

我们在与世界互动中,一点点长大

我们也在每次做到时,稳稳向前

不断成长着

进步着

【撰稿人:周巧霞】


admin

无间光

无间光社区管理员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