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意义:通过系统的学习,去建立起有效的阅读和写作方式,继而通过这个过程建立起有效的关系互动方式,在阅读和写作的互动中发展完善自己确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的和方向,开启塑造和自我塑造自己的学习过程。

(图片为上课时其他辅导员听课时的板书)
01 如何穿插文章的线索
那文章也是这样,文章是怎么样找到这个线索的呢?
就像今天大家在现场,我们说有没有想过引发YY情感变化的东西。什么叫他的情感、他的情绪?他现在在闹,对不对。他一直都没有办法安静下来,大家告诉我引发他没有办法安静下来,好好上课的线索是什么?手表。
这件事情发生的就是我们对于手表的处理,为什么手表在这一刻明明它只是个物品,对不对。为什么在其它地方的时候,YY就可以是平静的,而这一刻就变成了让他情绪不平静的,是不是就把这件事情穿起来了。
你看如果我们想以手表来作为一个主要素材来写,你看手表的功能可以带给我们时间,对不对。我们平时可以用它来看时间让生活变得有序。时间会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序?会。可是现在却把他带入到混乱,为什么呢?是因为他这一刻是在做什么?上课的时间。是不是有了一个地点。
然后这件事情里的主要人物是谁?是YY,这个就叫主要人物。YY就成为了今天我们课堂上这件事情,因为电话手表作为起因,然后主要人物是谁?YY。次要人物是谁?辅导员。
为什么把YY作为主要人物呢?要是如果是你看,没准换成我们的ZT,可能ZT就会愉快地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就把手表收起来了,那很快就结束了,会引发他的情感的变化吗?不会。我看到我们的XK摇头了。你看还是一个电话手表放到不同的事件里边,它的作用就不一样了。然后如果我们把这个电话手表放给MM,大家有没有想过MM会发生这件事情吗?不会。为什么会有这个起因呢?因为MM知道上课的时间是不可以的,即使是带着它来,也只是作为一个手表功能,不会把它作为一个事件,压根就不会发生这件事情,对不对。更不用说会引发情感的变化了。
所以如果把这件事情我们要想办法穿起来,是不是就有了几个要素?什么要素?具体的事件就是我们说的引发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电话手表,但是最终导致的主要人物是谁?YY。这件事情引发了什么导致了他的情绪的变化和情感上的变化。
我们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叙述型的文章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情感的线索怎么来写。起因就是物品是电话手表,主要人物YY,以情感为线索,我们可以怎么来设计?
如果用情感为线索的话,就是早上的时候YY可能一起床愉快的来上课了,因为他带了一块电话手表,他笑得很开心;上一堂课YY课间休息的时候他是欢快的,平静的还是哭闹的?哭闹的,他有没有参与到游戏吗?没有。他上一堂课有听到哭闹吗?有。他早上来的时候有听到吗?没有。那是为什么早上来的时候是欢快的?我们就可以猜想了,可能就是因为早上的时候,他带着喜欢的电话手表来了,结果到了我们开始上课的时间,手表变成了他的玩具,干扰到他了,对不对?这个就叫情感变化了。
(辅导员辅课时的部分板书)
我要是把线索给换了,他上一堂课有哭闹的原因,是因为玩手表制止他了。看我们刚开始起因是一样的,对不对。我们就应该直接设定给他,先约定好,不是下课的时候还给他,是他能够真的做到了,一天结束才还给他。上课的时候不把手表作为玩具,要不然他还是会重复这个行为.自己的情感变化,早上来的时候很开心很平静,但是玩手表的时候就有了冲突。这个就是用情感变化作为线索来描写了我们的YY今天一个环节。
02 如何设计线索描写一个人物
我们看一看,大家之前有学过《少年闰土》。我给咱们看一下,《少年的闰土》节选自鲁迅的故乡,他是如何描写一个人物的呢?我们如何从生活当中去学习和借鉴呢?他是不是也有一个线索?我们怎么样来把这些文章分成不同的段落,然后把它有序的放到一起。
好,现在我想邀请一个小伙伴,不是来看这个文章。这样我来邀请小伙伴ZT,我再邀请另外一个小伙伴,DD请起立。大家可以跟ZT一样,现在都去看一下DD。
ZT,请你把你是怎么样看到嘟嘟的,请描述出来。你可以按照这样的一个次序,从他的头部,他的表情描写到他的衣服。其他的大伙伴,不要按照这种次序,你自己设计一个,你是准备使用哪种方式或者是哪种次序来描述DD?现在可以开始了。
ZT:嘟嘟的头发很短,他的眼珠很小,嘴巴很大,鼻子很小。他的头很像椭圆形一样。
请你看看他的鼻子有没有特点?鼻子跟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吗?
ZT:他的鼻子不一样,鼻子很钝。
他没有鼻尖,有没有发现你们的鼻尖有一个小圆疙瘩。这个时候你可以使用联想他是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他的鼻孔没有肉嘟嘟的小角或者是小鼻子尖?这个时候你可以猜想一下小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ZT:因为他小时候,长了一个鼻子尖,突然冒出来,然后慢慢变小了。
我刚才说到是不是可以除了大和小,你看一看他有没有特点,或者你可以使用一些描述,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很大的话怎么说?我看你的耳朵我也觉得很大,因为我的耳朵比较小,所以我就觉得你的大,我想象不出来他的耳朵大到什么程度,像猪八戒的一样大吗?那么和兔子的耳朵一样长吗?所以如果你只是用大和小,能够具体吗?不够具体。像这样它是很有特点的。
我想邀请一下大伙伴,你只需要告诉我你想准备用什么样的一个次序,你想如何来讲?不需要全部把它讲出来,不需要像ZT一样说,你只需要告诉我你的思路。
MM:先描写他的服装,然后到他的表情,再到他的五官。
MF:我先描写五官,然后描写他的肤色、衣服,还有神态。
RD:他的眉毛弯弯的…,衣服…
好的,那我刚才给你们少留了一个,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三个大伙伴,为什么同样观察的都是皮肤,为什么他们三个的设计次序是不一样的?就是因为他们每个人使用的线索一样吗?是不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描写的线索是一个隐含的,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
你们知道吗?当他站在这里的时候,你们知道我会先从哪里开始吗?
我会先从他的站姿先设计。大家看一下他的站姿,我认为他不是最用力的站姿,他的手有一只看不见,还有一只手在摆动衣角,有一个手不是真正的完全放开的。刚才站的时候,他是像体育课的时候那样站立吗?是不是像排队的时候那样站立?不是。所以我认为他即使站在你的面前,他也不像此刻的站立,并且我还认为他一定会低头,并且他还会手里摆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先讲的站姿,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是他的特点。
我就会进而写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通过站姿,直接写到嘟嘟在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课堂上他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我就会写他的语言,加进去一些东西。我反而先不着急描写他的衣服和外貌。我继而才会写他的神情。例如就像刚才提到他的鼻子特点,我还会讲他的眼睛,因为他的眼睛笑起来、哭起来,还有欢乐的时候,他的眼睛是最有特点的。
所以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如何把这些东西放到一起,我们怎么样让大家觉得我们的DD是一个有意思的男孩子呢,因为它本身确实是很有意思。他又很聪明,学习很快,思想很活跃,动作很灵敏,但是我们怎么样让大家知道呢?我们更全面的认识DD呢?我们不但可以通过课堂上知道DD,还可以知道课下的DD是什么样,玩耍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他哭闹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他笑起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认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做设计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准备选他哪个题材呢?可不可以用空间变化?
所以如果让我写DD,我一定会用这些,我会用两个线索,他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里。不同的空间是什么?上课时的、写字时的、画画时、工作时的、玩耍时的、参观时的、调皮时的。
我们再回想一下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是怎样的,是依靠一个什么样的线索把它穿起来的?
我们一定要留意我们日常学习任何的时候,把事物有组织的、清晰的,把一些散落的从头贯穿到尾的,像一条线一样的把所有的事物贯穿起来的,它是如何运用的?
这个就叫线索。
我们学会到生活当中去观察去体味。
好,下课。谢谢亲爱的大小伙伴们,谢谢大家。
整理者:燕锁爱
来源:无间光小院娜娜老师讲的指定阅读课程,分上和下两篇文字分享。(课堂受众年龄3岁-14岁)
【整理者:燕锁爱】
0 条评论